基于國家在“新基建”層面的指導,智慧社區的建設將受到關注并提上議程。一方面,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,是“新基建”中不可或缺的建設環節。另一方面,智慧社區作為城鎮化發展的新戰略,也是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創新模式。
為了鼓勵和推動智慧社區發展,更好地提升我國智慧社區建設水平,將社區管理融入社會體系,全面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,政企共建頂層設計、建立全場景服務管理體制、構建一小時生活圈等方面入手,將智慧社區發展成為政務高效、服務便捷、管理睿智、生活智能的社區新形態。
一、政企合作,推動智慧社區系統性規劃
在城市差異化發展的基礎上,政府與智慧社區建設相關企業加強合作,推動政府從頂層設計入手,進行智慧社區建設的系統性規劃。以此規劃作為基礎,充分挖掘配套服務資源,打造以社區為中心的配套服務生活圈,如社區養老、社區醫療、智慧教育、社區政務、社區購物、社區物流等。
同時,將智慧社區管理,納入社會服務體系,與政務服務、治安管理、城市管理等服務相連接。正如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,已有互聯網企業嘗試并率先開放社區管理平臺系統,進行社區出入人員的監測管理,高效推動政府與智慧社區的協同管理和發展。
二、提升智慧社區基礎配套,建立全場景運營服務體系
盡管在互聯網、移動通訊、AI、大數據等技術支撐下,智慧社區技術水平已有快速發展,但多主體下的產品開發,仍然難以實現標準統一,互相兼容。建議在智慧社區系統化統籌下,著力推動各產業智能化標準的統一。在“新基建”的規劃指導下,完善政策環境,創新相關體制機制,支持構建多元化的示范和應用場景,加強前瞻性、引導性的技術研發和創新,夯實發展基礎。
以上建議應落實到產業間的融合發展,打通生活、娛樂、消費等智慧社區相關場景的壁壘,將寫字樓、商場、超市、餐飲店、菜場、物流點等與社區運營相結合,建立全場景的運營管理體系。
在這個體系之上,不僅可以保障用戶在線上、線下同步享受全方位生活服務,同時,全業態會員體系的建立,更有利于智慧社區的各個智能終端,實現有效的智能感應、數據收集、整合、挖掘及分析等,為提升服務提供依據,真正讓智慧社區的科技力、鏈接力、產品力、服務力形成共振,全面地滿足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三、以社區居民為核心,構建一小時生活圈
在“新基建”加速推進下,智慧社區將不僅體現傳統基礎設施的轉型升級,更將深度應用以人工智能、云計算、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,以數據中心、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。因此,智慧社區是具備更高價值和更好體驗的一種社區存在形式。
這也意味著,智慧社區時代所提供的不只是登記、停車、報修等基礎性、計劃性的物業服務,而是覆蓋消費者生活場景、觸手可及的身邊服務,能夠一站式滿足生活需求。
建議圍繞消費者的居住所在地,建立覆蓋全場景全業態的“一小時生活圈”,面對用戶需求的變化,即時提供新鮮、便利、多樣、高性價比的商品和服務。也就是說,一個小時內,用戶可以打通消費、娛樂、生活間的場景壁壘,不斷滿足多業態所提供的生活服務,包括商品以舊換新、上門取件、快遞閃送等多元需求。
以智慧化的“一小時生活圈”為引擎,在未來智慧社區的建設過程中,一定還需要更多的創新思路和產品參與。以此,將用戶觸點的核心結合起來,運用AI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來驅動服務、用戶和場景的高效匹配,不斷完善社區管理的智慧內核。通過智慧社區的建立,更有力地推動智慧城市的全面到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