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,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由“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”轉化為“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"。并且指出,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,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,而且在民主、法治、公平、正義、安全、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。為了有效回應這些新需要,解決社會的新矛盾,十九大報告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領域,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,并且提出了社會治理的制度建設、提高四化水平和加強四個體系建設。
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,是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、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必然要求,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,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,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、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。
創新社會管理,共建和諧城市要做好群眾工作。堅持以人為本,創新人口管理。我們牢固樹立“以人為本”、“管理就是服務”的理念,努力實現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務型管理轉變。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結業式上強調:群眾工作是社會管理基礎性經常性根本性工作。
創新社會管理,共建和諧城市要注重民眾參與。人是社會組成的細胞,任何一部分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整個城市發展和社會建設,因而,民眾的利益訴求會顯得 尤為重要。德國在城市規劃過程中非常重視民眾參與的力度,將其分為兩個階段,通過互聯網、報紙等向市民公開征詢意見,并對結果進行公示,向公眾解釋,最終 做出決定。我國目前社會管理也非常注重基層民眾的參與,但是相比之下力度顯小,應當進一步擴大民眾政治生活、經濟建設、城市規劃等參與范圍,便于形成合理 的決策。
創新社會管理,共建和諧城市要處理好外來流動人口問題。目前,外來流動人口已經成為城市居民的一個龐大組成部分,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城市更加明顯,這 部分人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,但是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卻很嚴重,醫療、居住、教育、公共服務等給城市帶來巨大的發展壓力,城市人對外來人口的 “歧視”更是給他們的身心造成極大傷害。山東省在全國率先結束“二元制”戶籍管理體制,放寬城市、城鎮落戶條件,引導農村人口合理有序向城市、城鎮移轉。在人口管理方面,建立了“常住人口常規管、流動人口跟蹤管、特殊人群重點管”的分層分級管理模式。對常住人口,依托居住地進行管理。對流動人口,按照“公平對待、服務至上、合理引導、完善管理”的原則,制定《山東省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工作要點》,成立流動人口管理站,探索“以證管人、以房管人、以業管人”模式,強化“服務網”、“防火墻”、“責任鏈”三項措施,完善報告登記、協管員聘用、跟蹤幫教、網上管控、分層管理五項機制,幫助流動人口解決就業、居住、子女就學等問題,提升服務管理水平。對特殊人群,充分發揮社區警務室和基層組織、社會組織的作用,加強對有關人員的監管和教育轉化工作。
俗話說:“人心齊,泰山移;獨腳難行,孤掌難鳴?!眲撔律鐣芾?,構建和諧城市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,擴大公眾參與、推動社會管理的民主化已逐漸 成為當代城市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。我們應當加強社會組織、民眾的參與力量,保護好城市安全,處理好外來流動人口這一重要問題,進一步推動社會管理創新工 作,為構建和諧城市共同出力!